expr

有钱人家的孩子单纯(有钱人家的女儿比较单纯)

10月份影响力最火爆的新闻,莫过于孟晚舟回国一事了。孟晚舟作为华为的CFO,也是掌门任正非的长女,备受关注。很多人在感慨孟晚舟女士彰显的民族气节和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也感叹于她的优雅和美丽,这年头,创二代的颜值也不输星二代。

同时进入大众视野的还有小女儿姚安娜——志在娱乐圈的姚安娜参与了本季《中餐厅》的录制,关于她颜值水平的讨论也上了热搜。不少人评论姚安娜长相太普通,连带着众多富二代也被拿出来比较。普通观众们化身评鉴官的挑剔言论,也反应了一个现实问题,大众对富二代们的颜值有着很高的心理预期。

对比知乎上两条热门评论区也能说明:一条是“有哪些星二代打脸了父母的颜值”,另一条是“普通人家能长得多漂亮”。在普通大众心理,默认有钱人家的孩子普遍颜值高,如果颜值一般,都要单独挑出来品论一番,字里行间都充斥着应该更好看的逻辑。

而普通人家的孩子长得好看,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特别是父母落魄的家庭能出一个美人胚子,就会透露出“歹竹出好笋”的感慨。

现实生活中,确实有钱人家的孩子普遍更好看,贫富差距决定的不止是生活水平,连子女颜值都跟家庭收入挂了钩。究其原因,确实既扎心又现实。

1.贫富差距带来的择偶权差异——有钱人的孩子遗传父母的颜值底子好

遗传学上认为,决定颜值的首要因素就是基因,长相是由基因决定的,而基因由遗传决定。“龙生龙,凤生凤”,虽说孩子不是父母的克隆版,但是五官、体型、肤发很多都是遗传的。根据进化心理学的原理,父母长得越好看,子女好看的概率就越大,相貌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择偶这一关。

原始社会,人们择偶看重长相并不是因为颜控,而是因为在落后的生产力背景下,为了保证族群的繁衍和后代的质量,要通过相貌判断对方是不是健康强壮,所以男女双方都会倾向于选择相貌周正的对象。

随着社会的进步,满足了温饱的阶层对择偶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有时代特色的审美观念。不论是“楚王好细腰”还是“太真资质丰艳”,环肥燕瘦千红万艳,审美的评分表掌握在当权阶级手中。当底层人民还是以“好生养后代”“容易养活”为标准时,上层阶级就开始挑选好看的对象了。

比如宫廷剧展现的各种“选秀”制度,古代帝王们的后宫佳丽三千人,除了政治需要,大部分也是颜值出众的美女。再比如科举制度中的“探花”,不但重才学,还要重仪表,就因为品貌兼修,历届的探花郎很多都成了朝中大员的女婿。

到了现代,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精神层面上追逐“美”的本能和天性更甚,颜值在择偶环节越发重要。高颜值成为了一种资本,持靓而骄,靠美貌实现阶级跨越的也大有人在。什么样的人能收获美人的芳心呢,往往就是有权有钱有资源的人。

比如号称“全家最丑”的刘亦菲,在大众眼中被当作“神仙姐姐”,母亲、小姨一家都是大美女,即使不再年轻,与刘亦菲同框毫不逊色。与其说刘亦菲靠的是母亲一方的优秀基因,不如说是母亲的基因加上父亲的资源。

可见,长得好看的人在婚恋市场有更大的挑选余地,她们会选择综合实力更强,同等条件下颜值也更高的人作为婚恋对象。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美丽的基因传递给后代,让后代在更优越的境遇下成长。

2.美的涵养是一种可以被培养的意识——有钱人对孩子培养得更有针对性

《爸爸去哪儿》让很多星二代进入大众视野,其中“多多”黄忆慈就一直被称赞“漂亮,有灵气”,黄磊和孙莉也为她创造了很多机会。多多因为染头发上过热搜,也因为想打耳洞、参演著名话剧导演赖声川的《水中之书》上过热搜,在钢琴、小提琴比赛中拿了5个一等奖又上了热搜。

教育学上有详细的解释。普通人家也会培养孩子,想让孩子身形更舒展、肢体更协调,学舞蹈;想让孩子提升气质,有艺术气息,学乐器;想让孩子自信大方,会说话,学主持。“双减”政策出台之前,不管家庭贫富,大多数家长们都会“鸡娃”。但是有钱人对孩子的培养更有针对性,普通人家的孩子得综合发展,学习做主业,兴趣是副业,而有钱人家的孩子更有针对性地发挥特长。

特别是双减政策下,普通补习班关闭了,但是有钱人依然请得起住家私教,依旧有人脉有平台。他们的孩子不用围绕着高考的指挥棒转,学习不好可以上私立,可以学艺术,可以出国。所以孩子的压力也更小,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让自己变得更美,而且阅历本身也是一种财富,经历多了,审美品位确实也会更好。

很多富二代年纪轻轻就用大牌护肤品,穿衣服讲究搭配,练习瑜伽注重体态。不论有没有必要,至少他们有了明确的追求美的意识。大众所看到的有钱人家的孩子,往往也是有钱人希望别人看到的样子,而普通人家的孩子,比起来有意识塑造“美”的形象,更像个纯真的野孩子。

3.好的经济条件对容貌的加持作用——有钱人对孩子保护得好

林肯说:“

一个人40岁以前的脸是父母决定的,但40岁以后的脸却是自己决定的。

”每个人都有两种外形,一种是物理容貌,一种是精神容貌。有的人相信奋斗改变一切,但是有钱人的家庭背景和社会阶级不是一朝一夕能被打破的。有钱人家和普通人家的孩子之间往往会随着岁月的流逝,拉开更大的差距。

生理学上,青春期前后的少男少女,以物理容貌为主,不管是鲜嫩的肌肤、茂密的毛发还是带着婴儿肥、青春气息的活力,给人的感觉好似八九点钟的太阳一样明媚。这也是为什么学生时代的恋爱都是青涩而美丽的,青春本身就是最美的滤镜。这个阶段,有钱人家的孩子和普通人家的孩子总体差别不算太大。

等进入了社会、成了家、人到中年,差距就明显了。如果把女人比喻成一朵花,花朵的盛放期或许都美,但是有的花期长有的花期短,人们看到的只是当下。北上广一线城市有钱人家,保姆都不止一个,照顾孩子的、做家务的,专职开车的司机,不需要直面风雨,自然是“人间富贵花”,常开常盛。

而普通人家的女儿成长为一家人操劳的女性、为生计奔波的女性,甚至还有遭到性别歧视的、囿于各种家庭矛盾的女性。就像《万箭穿心》的李宝莉一样,年轻的时候也是个美人,可是后来历经波折,到了汉正街挑扁担,整个人就像是被冷风摧残过一样,应是绿肥红瘦了。

所以,好的经济条件对于容颜也是有加持作用的。即使“美人在骨不在皮”,但是人们往往能看到的都是保养得当、衣着得体,神态安逸的皮相美人,很少有人会从饱经风霜青春已逝的面孔上判断是不是骨相好。有钱人家能给子女提供温室空间,而普通人家要经历更多风雨,自然看起来更沧桑一些。

那么对于普通人而言,就要接受子女大概率不如有钱人家子女好看、有好的环境和资源的事实吗?其实,单纯论对于“美”的追求,庄子在《阳子之宋》的故事里曾说过“美而不自知,吾以美之更甚”,指的是那些自以为自己美的人,我不知道他们美在何处,而那些不知道自己美的人,我认为他们更美。

很多人美则美矣,但是过于矫揉造作,过于刻意,反而显得很匠气。如果能领悟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而大美更多的是心志、格局上的修养。所以,对孩子的教养,比让人意识到孩子们漂不漂亮更为重要。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