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势同行,“碳”梦未来 | 2024内蒙古碳纤维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包头市举行

|  聚力高质量发展,追逐碳纤维梦想。6月6日,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包头市人民政府主办,包头市九原区人民政府、内蒙古光威碳纤有限公司承办的“2024内蒙古碳纤维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包头市召开。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中国工程院院士邹汝平,包头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海泉,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陈新伟、副会长吕佳滨,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副会长侯曦,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冶金建材工业处刘景春,包头市九原区委书记刘俊义,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徐樑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六研究院副院长杨爱军,威海光威集团董事长陈亮,光威复材董事长、内蒙古光威碳纤有限公司董事长卢钊钧,以及当地政府相关部门领导、行业协会、碳纤维产业链客户代表、新闻媒体等100余人参加了活动。会议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吕佳滨主持。

▲杜善义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致辞说,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海洋工程、土木工程等各领域,已成为国家科技与装备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他由衷盛赞内蒙古光威碳纤有限公司项目形成了丝束柔性和产品柔性。希望通过此次会议,进一步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拓宽复合材料应用场景,有效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不断提升中国复合材料的国际话语权。

▲陈新伟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陈新伟在致辞时表示,碳纤维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不可或缺的战略性新材料,是先进复合材料最重要的增强体之一。目前我国碳纤维行业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适应形势需求变化,着力提升碳纤维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光威复材历经二十几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完整的碳纤维研发生产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连续多年实现营业收入增长,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起到了碳纤维行业引领示范作用。

▲刘海泉

  包头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海泉介绍了碳纤维产业在包头发展的优势和潜能,希望汇聚业界力量,共同推动内蒙古乃至全国碳纤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包头将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全力推进碳纤维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各项工作,希望与更多碳纤维产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携手发展、合作共赢。

  会上,国家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徐樑华,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董事长丛宗杰,航天科工六院副院长杨爱军,中车成型科技(青岛)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副部长苟凯等分别就碳纤维的技术发展历程及技术展望、光威碳纤维产品及产业链发展、碳纤维在航天及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等内容作了专题报告。

  会前,与会代表先到内蒙古光威碳纤有限公司实地调研,参观公司展厅、碳化1号车间,并参加了内蒙古光威碳纤有限公司项目一期正式投产仪式。

  光威复材董事长、内蒙古光威碳纤有限公司董事长卢钊钧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内蒙古光威碳纤维项目是基于公司的整体战略规划和集团自身需求,在产能规划上秉持“量需而供、保证自用”的原则。

  卢钊钧介绍,当前光威复材的战略是全产业链发展,希望做强而不仅是做大。在此过程中,光威复材将重点开展两项工作,一是观察市场趋势,及时调整公司产品结构;二是瞄准高端民用(如C919大飞机)、低空经济、氢能源等高端应用领域布局市场。“坚定往产业链下游走,坚定做好高端复材。”卢钊钧强调。

  从黄海之滨到草原钢城,内蒙古光威碳纤维一期项目的顺利投产是光威复材“两高一低”战略布局的进一步深化,有利于企业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充分发挥其碳纤维全产业链优势,打造出更加稳定、强大、精细的业务供给内核,为碳纤维市场提供更多高品质、高性能、价格优的相关产品。此外,在提升产品性能和降低成本的同时,该公司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让绿色发展理念充分融入到生产线全过程,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内蒙古光威碳纤有限公司

  内蒙古光威碳纤有限公司是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包头市投建的致力于高性能碳纤维研发与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21亿元, 一期年产高性能碳纤维4000吨,主要生产高性能和低成本兼具、满足民用工业领域的碳纤维产品。

  产品情况

  内蒙古光威碳纤主要产品型号有:GT300-48K、GT700S-12K/24K/36K/48K、GT700QM-24K、GT800S-12K/24K/36K、GT1000-12K/24K、GT40J-6K/12K、GT40S-6K/12K等碳纤维,并已取得出口经营许可,可满足压力容器、碳碳复材、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众多领域客户的需求。

  装备自主

  内蒙古光威碳纤的原丝和碳化生产线均由威海光威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研发制造,实现了原丝卷绕机、氧化炉、低温碳化炉、高温碳化炉、碳丝卷绕机等核心装备完全自主保障。内蒙古光威碳纤有限公司目前已实现聚合、蒸馏、原丝、碳化全线开车,生产线已稳定运行150天以上,产品合格率98%。

  (来源: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