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学名言警句

1. 治学名言警句

彼一时,此一时也。

(《孟子》)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

2. 关于一句治学的名言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韩愈 ★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卡莱尔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达·芬奇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郭沫若 ★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茅以升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屠格涅夫 ★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列宾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爱迪生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华罗庚) 天资的充分发挥和个人的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

(郭沫若)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毛泽东) 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

(茅以升) 天才就是勤奋,曾经有人这样说过。如果这话不完全正确,那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

(李卜克内西) 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迫使它燃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再劳动。(高尔基) 子女中那种得不到遗产继承权的幼子,常常会通过自身奋斗获得好的发展。

而坐享其成者,却很少能成大业。 ——培根 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须学习自立,铲除埋伏各处的障碍,在家庭要教养他,使他具有为人所认可的独立人格。

——戴尔·卡耐基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鲁迅 所谓天才,就是努力的力量。

——德怀特 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既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 ——门捷列夫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爱迪生 天才的悲剧地于被小而舒适的名望所束缚。 ——芥川龙之介 休息休息,脑子生锈。

——德国谚语 上帝保佑起得早的人。 ——西班牙谚语 手懒的要受贫穷;手勤的,得到富足。

——《圣经》 称赞削弱了勤勉。 ——塞缪尔·约翰逊 我们越是忙越能强烈地感到我们是活着,越能意识到我们生命的存在。

——康德 一个勤奋的人虽然会因为他的勤奋而损害到他的见地或者精神上的清新与创意,但是他依然会受到褒奖。 ——尼采 无聊,对于道德家来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为人类的罪过半数以上都是源于对它的恐惧。

——罗素 懒惰和贫穷永远是丢脸的,所以每个人都会尽最大努力去对别人隐瞒财产,对自己隐瞒懒惰。 ——塞缪尔·约翰逊 攀登顶峰,这种奋斗的本身就足以充实人的心。

人们必须相信,垒山不止就是幸福。 ——加缪 我年轻时注意到,我每做十件事有九件不成功,于是我就十倍地去努力干下去。

——萧伯纳 如果我们以为只有野心和爱情这类强烈的激情才能抑制其他情感,那就错了。懒惰尽管柔弱似水,却常常把我们征服:它渗透进生活中一切目标和行为,蚕食和毁灭着激情和美德。

——拉罗什富科 游手好闲的人最没有空闲。 ——瑟蒂斯 对我来说,一件尚未实现的事,就是我有生之年的最大鞭策。

——埃尔温·怀特 光勤劳是不够的,蚂蚁也非常勤劳。你在勤劳些什么呢?有两种过错是基本的,其他一切过错都由此而生:急躁和懒惰。

——卡夫卡 盲目地一味勤奋的确能创造财富和荣耀,不过,许多高尚优雅的器官也同时被这唯其能创造财富和荣耀的美德给剥夺了。 ——尼采 除非一个人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否则他不可能从懒散、空闲中得到乐趣。

——杰罗姆 懒人老是找不到给他干的活。 ——沃维纳格 懒散是一个母亲,她有一个儿子:抢劫,还有一个女儿:饥饿。

——雨果 我最害怕的莫过于闲散怠惰,没事可干,无所作为,官能陷于麻痹状态。身体闲置不用,精神就备感苦闷。

——夏洛蒂·勃朗特 如果你很有天赋,勤勉会使天赋更加完善;如果你的才能平平,勤勉会补足缺陷。 ——雷诺兹 勤奋是好运之母。

——富兰克林 懒惰行动得如此缓慢,贫穷很快就能超过它。 ——富兰克林 平庸的生活使人感到一生不幸,波澜万丈的人生才能使人感到生存的意义。

——池田大作 奋斗是万物之父。 ——陶行知 奋斗这一件事是自有人类以来天天不息的。

——孙中山 我们虽可以靠父母和亲戚的庇护而成长,倚赖兄弟和好友,借交游的扶助,因爱人而得到幸福,但是无论怎样,归根结底人类还是依赖自己。 ——歌德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颜真卿 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 —— 蒲松龄:《阿宝》 攀登科学文化的同峰,就要冲破不利条件限制,利用生活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并去创造新的条件。

—— 高士其 青年同志们必须记住,想要连跑带跳地把过去的一切文化遗产得着,那是办不到的。这需要有坚定的顽。

3. 关于治学方面的名言有哪些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译:温习旧知识能有新收获,便可以做老师了。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译:天资聪颖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3、人之于文学,犹玉之琢磨也。《荀子?大略》

译:人们对于文化知识,要象雕磨玉石那样精益求精。

4、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译:历来求学的人一定要有老师。老师,就是传授道理、讲解知识、解答疑难。

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礼记?学记》

译:玉如不琢磨就不能成为器物;人如不学习,就不懂道理。因此,古代贤君,建国治民,都把教育放在首位。

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译:如果你想要成功到达高耸入云的知识山峰的山顶,勤奋就是那登顶的唯一路径;如果你想在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里畅游,耐心、尽力、刻苦的学习态度将是一艘前行的船。

4. 有关治学方法的名言警句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第斯多惠

2、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3、情感为纽带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师生的情感随着课文情感的起伏而推进、延续。课堂教学因为有了情感纽带的牵动、维系,变得更富诱惑力。——李吉林

4、一个具有倾听意识和习惯的教师不会满足于仅仅听到了学生的言辞,他还善于倾听言辞背后的思绪和性情、欲望和需求,并加以热情地呵护和细心地引导。——周一贯

5、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6、杂草铲除要趁早,孩儿教育要从小。——谚语

7、溺爱享乐酿苦果;勤劳素朴造贤才。——《格言对联》

8、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并驱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亦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性地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试图回答有关人类自身存在提出的问题;努力去理解和控制自然;尽力去探求和确立已经获得知识的最深刻的和最完美的内涵。 ——克莱因《西方文化中的数学》

9、没有一条寓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智力发展。——苏霍姆林斯

10、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杜兰特

11、教于幼正大光明,检于心忧勤惕厉。——王永彬

12、对双亲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克鲁普斯卡娅

13、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乐和美的满足的东西,都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力量。——苏霍姆林斯基

14、数学是除了语言与音乐之外,人类心灵自由创造力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而且数学是经由理论的建构成为了解宇宙万物的媒介。因此,数学必需保持为知识,技能与文化的主要构成要素,而知识与技能是得传授给下一代,文化则得传承给下一代的。

15、要发展学生的情思,教师必须具有真挚的感情,教师有了真情,才能做到以自己的感情去体会教材中的作者之情,再以之感染学生。——田本娜

16、数学的本质在於它的自由。——康扥尔

17、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叶澜

18、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威廉·詹姆士

19、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陶行知

20、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颜元

21、只有在有良心和羞耻心的良好基础上,人的心灵中才会产生良知。良心,就是无数次发展为体验、感受的知识,正是在它的影响下,必然会派生羞耻心、责任心和事业心。——苏霍姆林斯基

22、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陶行知

23、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长大了成为普通的人居多,因此,老师不必刻意去追求要使学生“怎么怎么发展”,而必须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是小草就让它装饰大地,是参天大树就让它成栋梁之材。——门肯

24、每个人在受教育的过程当中,都会有段时间确信:嫉妒是愚昧的,模仿只会毁了自己;每个人的好与坏,都是自身的一部分;纵使宇宙间充满了好东西,不努力你什么也得不到;你内在的力量是独一无二的,只有你知道能做什么,但是除非你真的去做,否则连你也不知道自己真的能做。——爱默森

25、语文实践的综合性,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走大语文教育之路,特别是重视开放语文资源,拓展学生的语文实践的空间,增加实际运用语文的机会。——朱敬本

26、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语文课程标准》

27、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苏霍姆林斯基

5. 关于治学方面的名言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颜真卿 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 —— 蒲松龄:《阿宝》 攀登科学文化的同峰,就要冲破不利条件限制,利用生活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并去创造新的条件。

—— 高士其 青年同志们必须记住,想要连跑带跳地把过去的一切文化遗产得着,那是办不到的。这需要有坚定的顽强性和艰苦的劳动。

要知道,在这条路上克服困难,这件事本身就是非常好的兴奋剂。 —— 《奥斯特洛夫斯基》 学问对于人们要求最大的紧张和最大的热情。

—— 巴甫洛夫 ……科学是到处为家的,——-不过只是任何不播种的地方,它是不会使其丰收的。 —— 赫尔岑:《科学中华而不实的作风》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

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 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

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 朱熹:《朱子语类大全》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 朱熹:《训学斋规》 学贵精不贵博。

……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 戴震:《戴东原先生年谱》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 郑板桥 无所不能的人实在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 —— 《韬奋文集》 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 《周恩来选集》 读书也象开矿一样,"沙里淘金"。

—— 赵树理 我阅读关于我所不懂的题目之书籍时,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该题目的肤表的见解,先浏览许多页和好多章,然后才从头重新读起,以求获得精密的智识。我对该书的终末,就懂得它的起音。

这是我所能介绍给你唯一正解的方法。 —— 狄慈根:《辩证法的逻辑》 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托尔斯泰 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它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 —— 爱因斯坦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杜甫:《杜工部集》 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决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崐 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 鲁迅:《读书杂谈》 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书……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 是怎么一回事。

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更深的了解。 —— 《鲁迅全集》 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发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

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 鲁迅:《致颜黎民》 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万事指导我。你若想问真名姓,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时、何地、何去、何如,好象弟弟与哥哥

还有一崐 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

—— 陶行知:《八位顾问》 积累知识,也应该有农民积肥的劲头,捡的范围要宽,不要限制太多,……牛粪、人粪、羊粪都一概捡回来,让它们统统变成有用的肥料,滋养作物的生长。 —— 邓拓 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读他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

—— 《培根论说文集》 不要把许多杂乱的词句塞在脑子里,而是要启发了解事物的能力,使得从这种能力之中流泻出来——-象从活的泉眼流出一样——-一条溪涧(知识)来。 ——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应该随时学习,学习一切;应该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

—— 高尔基:《文学书简》 读过一本好书,象交了一个益友。 —— 臧克家 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要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样地,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

—— 亚里斯提卜 仅次于选择益友,就是选择好书。 —— 考尔德 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 坏。

我们必须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 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 —— 别林斯基 不好的书也象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

—— 菲尔丁 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 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 的安慰者。 —— 伊萨克·巴罗 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 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 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

—— 《高尔在论青年》 久物之。

6. 做学问的名言名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是永不背叛的朋友。书是逆境中的慰藉。

书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堂。 世界上最壮丽的宫殿是藏书最多的图书馆。

年轻时读书就像迎着朝阳走路。 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

精神能补物质的不足。 在学习中取得知识,在战斗中取得勇敢。

勤动笔墨勤看书。 知识好像砂石下的泉水,掘得越深,泉水越清。

如果知识不是每天在增加,就会不断地减少。 语言是心灵和文化教养的反映。

高尚的语言包含着真诚的动机。 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的情人。

学到很多东西的决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的东西。 一个人的度量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股强大的文明力量。

书都读得来的人,还怕有什么做不来的。 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来自他们的博学。

作者不一定能写到老,但是他一定应该学到老。再高深的学问也是从字母学起的。

写十卷书要比实际行动打下基础容易得多。 读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养心。

知识上的富有可以享受心灵上的满足。 不断认识自己的无知是人类获得智慧的表现。

学习不但意味着接受新知识,同时还要修正错误乃至对错误的认识。 不信书不能提高境界,光信书不如无书。

掉进知识情网中的人,时时品尝着知识的甜蜜。 穿着饮食可以因陋就简,而搞学问是不能因陋就简的。

努力耕耘,少问收获。

7. 有关治学修身方面的名言警句

1.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尚书》) 2.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3.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尚书》) 4.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周易》) 5.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系辞下》) 6.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系辞上》) 7.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 8.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 9.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 10.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 11.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 12.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 13.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 14.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 15.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诗经》) 16.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经》) 17.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诗经》) 18.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 19.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 20.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21. 华而不实,脆而不坚。

(《左传》) 22.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23.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 24. 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 25.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26.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左传·僖公十年》) 27. 多行不义必自毖。

(《左传·隐公元年》) 28.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29. 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30.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国语》) 31.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 32. 图穷而匕首见。 (《战国策·燕策》) 33.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 34.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战国策·楚策》) 35.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

(《战国策·秦策》) 36.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战国策·赵策》) 37.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38.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孔子家语》) 39. 听其言,观其行。

(《论语》) 40. 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41. 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42. 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43.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44. 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 45. 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46. 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4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48.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49.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秦伯》) 50.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51.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 52.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53.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54. 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

(《论语·宪问》) 55.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56.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57.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 58.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59.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60.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论语》) 61.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6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63.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论语》) 64. 四海之内皆兄弟。

(《论语·颜渊》) 65.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 66.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67.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68.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述而》) 69.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70.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 71.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 72.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 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7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 改之。

(《论语·述而》) 74.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七十三章》) 75.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76.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智若愚。 (《老子·四十五章》) 77.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老子·六十四章》) 78.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79.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八十一章》) 80.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 81.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滕王阁序》) 82. 彼一时,此一时也。 (《孟子》) 83.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84.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85.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 86.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 87. 穷则独善其身,达。

8. 有关治学修身方面的名言警句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尚书》) 2.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3.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尚书》) 4.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周易》) 5.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系辞下》) 6.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系辞上》) 7.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 8.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 9.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 10.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 11.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 12.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 13.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 14.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 15.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诗经》) 16.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经》) 17.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诗经》) 18.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 19.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 20.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21. 华而不实,脆而不坚。

(《左传》) 22.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23.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 24. 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 25.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26.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左传·僖公十年》) 27. 多行不义必自毖。

(《左传·隐公元年》) 28.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29. 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30.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国语》) 31.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 32. 图穷而匕首见。 (《战国策·燕策》) 33.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 34.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战国策·楚策》) 35.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

(《战国策·秦策》) 36.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战国策·赵策》) 37.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38.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孔子家语》) 39. 听其言,观其行。

(《论语》) 40. 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41. 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42. 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43.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44. 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 45. 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46. 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4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48.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49.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秦伯》) 50.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51.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 52.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53.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54. 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

(《论语·宪问》) 55.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56.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57.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 58.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59.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60.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论语》) 61.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6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63.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论语》) 64. 四海之内皆兄弟。

(《论语·颜渊》) 65.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 66.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67.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68.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述而》) 69.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70.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 71.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 72.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 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7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 改之。

(《论语·述而》) 74.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七十三章》) 75.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76.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智若愚。 (《老子·四十五章》) 77.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老子·六十四章》) 78.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79.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八十一章》) 80.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 81.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滕王阁序》) 82. 彼一时,此一时也。 (《孟子》) 83.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84.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85.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 86.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 87.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

9. 有关治学的古文名句

王静安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欧阳永叔)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此第三境也。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湛奥》) 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