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跟团,有过被赶鸭子那样悲催经历的朋友,只要去玩的城市安全且交通方便,就希望自由行。每当行走在他乡的街头巷尾,看着当地人们一个个慢生活场景,有的吃饭时细嚼慢咽,每口饭没嚼二十下,也有十下,消化多好,哈哈;有的人牵着爱犬在街上溜达,陪着宠物走走停停;有的人在公交站台看着手机,等待下班车的到来,没有翘首以待,而是静静等候;开车的朋友堵在路上也不焦躁,遇到红绿灯就发发呆默默地等待,没有路怒也少有刺耳的喇叭声。
看到旅游名城人们闲适的状态,游客们艳羡不已,希望自己停下脚步,坐下来歇息,像漫步自家后院一样悠哉悠哉,这样的旅行没有仪式感,不像商务出行那样要住星级酒店,而是住快捷旅店,或青年旅舍,因为再高级的星级酒店也难得比家中那张熟悉的床舒服;自己旅行有时甚至入住当地民宿,体验本地人的生活习惯与风土人情,这才是走心旅行的意义所在。
旅行的精髓就是那种无牵无挂的流浪感,漫无目的闲逛,看到好看的风景就停下来多看几眼,饿了就在街边小馆子买碗面吃,渴了买杯凉茶喝喝,困了就躺旅馆床上睡到自然醒,跟周末期自己在家里那样慵懒地生活着,那是多么的幸福无比。 正是想到流浪般的旅行,很随意,很放松,很舒服,于是猴年年底的云南行,在出发前看了几个跟团游方案,最后还是坚定地选择了自由行。
云南行原是第一天傍晚五点出发的航班,晚上九点多到丽江看古城夜景,结果延误五个多小时,到晚上十点半起飞,次日凌晨两点半才到丽江。三点多丽江古城客栈住下,洗漱入眠,不用担心第二天跟团晚起影响别人的行程,可以睡到自然自然醒,一觉醒来不过九点多;原来,人就是贱骨头啊,平时工作日睡都睡不醒,特别是冬天早上更是爬都爬不起来,总希望多睡一会,然而期能睡懒觉,却比预期都早起,甚至睡不着,大概是难得放,兴奋得睡不着吧!
旅人出门一般都不想吃家里天天吃的,而喜欢吃点不一样的美食,想尝尝当地的特色小吃;我们也一样,于是到客栈楼下小店吃云南的特色小吃——过桥米线,其实跟桂林米线差不多,就是多了七八碟小菜,分别装两个鹌鹑蛋、酸菜、香菇、猪肉、鸡肉、牛肉、韭菜和小等。吃过米线后,时间已是十点多,今日过半不能远行,也来不及攀登四千多米高的玉龙雪山,于是准备就近闲逛,明天再去爬雪山;古城等傍晚回来再看夕阳西下,眼下去看点其他风景,随后问了店家附近好玩去处,店家说玉湖村,上网查了下觉得景色不错就动身了。
在丽江古城口前一站“七星街”乘坐3路巴士到“玉峰家属院”站,转乘丽江公交17路车,直达十八公里外的终点站“玉湖村广场”,来到原生态古村落——玉湖村转悠转悠。村里少有游客,看来旅游军团还没杀进村,此时是正午十二点,太阳当空照,还是没有几多暖意,因为寒风凛冽,给古村增添几分荒凉的感觉,村中没多少人,只剩下老人和学校玉湖完小的小学生。玉湖村,是坐落于玉龙雪山脚下的纳西族古村落,气温丽江古城低了大概5℃;该村又名“雪嵩村”,在纳西语里意思就是雪山脚下;玉湖村也因村旁的避暑胜地玉湖而得名;村中一千多名村民的主要收入是农业和骑马探险为主的旅游业;到周围如美国植物学家洛克居住27年的洛克旧居、玉龙书院、玉湖雪山倒影、千亩雪山草甸、千年古树群、神泉、摩崖石刻玉柱擎天、雪上大峡谷等景点的骑马线路,都从玉湖古村落出发,让旅人好好游览纳西族古村落。
难得蓝天白云下,遇到恬静的时空,于是在玉湖村四处游荡,看马场上嗮太阳的马匹,其中有两匹在互相蹭头踢腿,不像互斗更似嬉戏;又遇到树下单独拴着的一匹马,准备走近与马合影,村中大爷见状忙劝道,不要太靠近马匹,小心被马脚踢或头顶,虽为不能亲近小马而可惜,但同时也为大爷的好言相劝而暖从心生,连连道谢。
如此,玉湖古村安宁静美、风景秀丽,走在村中小巷,感受城市没有的宁静,有家那种港湾的幸福感!
玉湖村游人寥寥,除了冬天淡季,看来主要还是没有开发起来,往里走还是看到在建的两三层旅馆, 希望未来玉湖村即使被打破了宁静,这美丽的景色依然存在;但愿,多年后带着小孩再游玉湖村,还是这个生态古村落。
美丽的玉湖村,后会有期……
旅行者和流浪汉有什么区别?都是不断的走不断的告别
引发我去关注日本街头流浪汉问题的原因,仅仅是一个小小的意外,非常偶然。
去日本之前,在网络、电视、或者一些纸制媒体上,对于这个国家关于流浪汉的报道,只是略有所闻。
但因这次去日本访问交流,并没有这方面的考察。
松江市的三个课题交流完毕之后,便是我们的东京考察时间,交流课题是城市建设规划项目。
日本银座是东京中央区的主要商业街,号称是“亚洲最昂贵的地方”,象征着日本的繁荣,以高级购物商店众多而闻名世界。
街道没有多宽,两侧商铺林立,汇集着世界各地众多的知名品牌商店。算得上是一个购物者的天堂。
街道两侧汇聚着意大利、法国、阿拉伯以及中国的美食餐厅。不出街区便可以品尝到世界各地的美食美味。
银座东西共有八条街道,日语称“丁目”,全部八个“丁目”由一条南北走向的中央大街贯通。
从17世纪初叶这里开设的第一家商场开始,时至今日,便成为了日本最繁华的商业区。
与象征日本历史的京都,象征日本大自然的富士山比肩,成为象征日本“现代”的三大景区。
与法国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美国纽约的第五大道并列,成为世界三大繁荣中心。
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是,整个银座的商业街上所有门店的牌匾设计,店铺都是鼎鼎大名的世界级品牌,家家牌匾精美绝伦,个个黄金比例,小巧精致。
没有像我们国家许多的商业街区,商家的牌匾,攀比着卯足了劲儿的有多高弄多高,有多大弄多大。
对有限的合理使用的效率,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从银座那条繁华的街道刚刚走出来,当我们走到四丁目附近那个立交桥下方,等候接我们回旅馆的中巴客车时,发现马路边石人行道的正中间,竟然,有几个纸箱搭成的棚子。
棚子上面盖着一层已经很脏,有着一圈圈发黄的污垢的蚊帐沙布。这么奇怪的造型,引起了我和老陈的好奇。
当时,真的不知道里面藏着什么,慢慢地走近,刚刚准备低头看个究竟,始料未及的事情发生了:一个蓬头垢脸的男人,突然直挺挺地坐了起来,扯开那脏兮兮的蚊帐布,两眼发直的怒视着我们。嘴巴里还不停地嘟囔着什么。
从来没有面过面的与日本流浪汉打过照面,头脑中没有一丝一毫的轮廓和概念。这次意外的与流浪汉,来一个近距离接触,属实让我有些惊愕。
之后的日子里,随着我们去的地方逐渐增多,才亲眼所见,这样的由纸壳箱子搭成的纸棚子,以及里面或躺或坐着的流浪人员,在东京、大阪乃至全日本各大小城市的主要街道的人行道上的中央;在立交桥下的石头柱子旁边;还有街道两侧的长条椅子上还有有很多很多。
在与日方翻译的交流中得知,这些流浪汉大多是一些中老年人。之前的身份构成比较复杂,绝大多数是公司白领或个体工商户小老板。
之所以选择流浪生活,主要原因各不相同,但是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不想按步就班地去干工作。不情愿受约束受管制,坚守懒散。
日本对于贫困国民,有特别的“生活保护”政策,相当于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东京享受生活保护的人,可享受毎月12万日元的“生活保护金”,吃住够了。
但是,许多流浪汉拒绝接受这样的事实。用他们自己的解释是:要保持做人的基本尊严,靠自己自食其力才能够真正实现。
日本社会学专家岛田教授曾经回答过,日本为什么没有乞丐,而有流浪汉的问题。
一是日本人有极其严重的羞耻心,宁可饿死也不会乞求施舍。
二是不劳而获者,最让人看不起。
三是传统的武士道精神作崇,也相信“人穷志短”是最为可耻。
我们又开始很好奇了,流浪汉靠什么维持生活呢?带着这样的疑惑,请教了松江市的大岛上河议员。
议员告诉我们流浪汉的生活来源,一般来说是靠打短工,就是不受时间限制严重的那种,比如餐厅涮盘子洗碗等;还有一部分靠捡拾破烂,如矿泉水瓶、易拉罐瓶和纸壳箱子,买点钱维持生活;第三种是靠领取养老金的同时,边过流浪生活。
杭州流浪歌手遭保安驱逐,清华教授为其发声,你赞成教授的观点吗?
在词面上是好区分的。“旅”说明这个行程是有,有起始,有终结的。而流浪是没有的。不难区分。但是在实际中可能不怎么好区分了。因为人的想法也是常改变的。从自身角度讲。旅行是主动行为。而流浪是无奈之举。
流浪大师真实身份引热议,为何一夜成名?
我赞同教授的观点。
这件事是发生在杭州的旅游景点鼓楼,一名流浪歌手正在鼓楼附近架起装备唱了几句,就被他人举报了。于是附近的保安就前来驱逐。
这时,一名清华教授路过,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流浪歌手在此处演唱,并没有带来不好的影响。而且当人们旅游途中疲累的时候,还可以欣赏音乐。同时,这名流浪歌手也能获得一些报酬。
最后,景区特意为流浪歌手设置了一处让其唱歌,这件事情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首先,流浪歌手所选择的地点是公共场所,而且并不是为大家制造噪音等。没有影响人们的出行。平日里这处地方只是用于跳广场舞,不能因为自己的便利去驱赶他人。
只有大家都能相互理解,为城市出一份力量,才能让城市建设的更好。
这件事情在网络上发酵之后,教授的做法得到了一致的赞同。网友们也纷纷表示,要去杭州听流浪歌手唱歌。
但是如果景点是有规定的话,还是要遵守的。正因为歌手只是在广场上表演,并没有影响到游客和景点,所以才会有人出声为其打抱不平。
而日常中如果出现了这样的问题,那么也要心平气和的沟通。这样不仅可以很好的解决问题,也可以减少矛盾和摩擦。
另外,保安也只是保证周围的公共秩序,这是他的职责与工作。再次有这种情况的时候,需要管理层有相关的措施。因为保安并不能决定什么。但是在沟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这样才能为旅客对城市带来很好的印象。
另外,自由职业者在谋生的时候也要注意不破坏公共秩序,否则容易发生摩擦,这样对自己的工作也是不好的。
流浪大师一夜成名,而对于流浪大师的真实身份却一下子引发社会的热议。实际上,大众关注的焦点并非流浪大师的年龄与容貌,而是更关注流浪大师的背后故事,因为身处流浪汉的尴尬境地,流浪大师自身的知识储备以及素质教养已经超越了流浪汉的大众形象,究竟是大众的炒作,还是流浪大师的身份特殊,往往成为一个谜。
但是,对于流浪大师而言,不愿意接受资助、不愿意受到干扰,反而更愿意轻轻松松自自在在过好自己的生活。或许,对于流浪大师的背后故事,我们很难深入了解,但是对于流浪大师的内心想法,可能会有着自己的苦衷。尊重他人、尊重流浪大师的选择,归还流浪大师清净轻松的生活,或许也是流浪大师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不过,既然流浪大师成为了网红,估计短时间内容易受到各种商业化的诱惑,但作为一名流浪大师,或许他已经习惯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既然如此,我们更需要对流浪大师多一份的尊重,多一份的敬畏,不要因为对方一夜成名而揭露对方的隐私与不为人知的故事,这也是尊重流浪大师的一种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