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r

为啥叫耽改剧_扺制耽改剧

很多人以为,2022年会是耽改剧的“101”年,没想到变成了“404”年。

何为耽改剧?就是根据耽美小说改编的影视剧。那什么是“耽美”?这位网友说得简单易懂。

据说,目前市场上,有超过60部的耽美小说,“正”或“已”完成了影视化筹备,这其中包括:芒果台2部剧《夜燕白》《逆光者》;优酷3部剧《深渊》《山河表里》《三小无猜》;爱奇艺4部剧《吉星高照》《鬼斧神工》《隅我同行》《夺梦》;腾讯视频的5部《皓衣行》《烽火流金》《张公案》《左肩有你》《今朝万年长》。

北京广电#全面叫停偶像养成类网综和耽改剧#,不仅让“爱腾优芒”4大平台尝了一把“凉凉”的滋味,也让欢瑞世纪、中汇影业、光线传媒这些刚“批”完IP,正打算走上“新财富大道的”影视传媒公司也踩了急刹车。

根据“鹅厂”4部剧已公布的投资金额来看,2022年开年,“鹅厂”就有7亿的投入打了水漂。

张爱玲说:“人生就像华美的睡袍,里面藏满了虱子。”

如果不是“华美睡袍”被揭开,我们这些“行外人”压根真没太关注过“耽改剧”市场。

为啥“爱腾优芒”四大平台都在抢播“耽改剧”?如果没有叫停政策,这些耽改剧会“圈”到多少钱?耽改剧的产业链中谁是“割韭菜的人”?国家为何一定要叫停耽改剧?叫停后谁损失谁受益?今天带大家逐一分析一番。

影视老板为啥砸锅卖铁也要“上耽改”?CP粉“氪金”能力强

汪海林曾公开透露,一位影视圈老板跟他说过这样的话:“要是能批到一部耽美剧就好了,砸锅卖铁也要上!”

这位老板资历不浅,但很明显,要抢到如今影视圈的“顶级上游资源——耽美剧IP”,他的资历还差点儿。

批到一部耽美剧IP有多难呢?

第一,抢得上资源。2021年春天,晋江上的有名耽美小说基本就全部被“抢光了”。

第二,给得起天价。随行就市,这两年,耽美小说IP最高的售价已达到4000万元了。

这么贵的IP买到手,这些老板就不怕万一拍得不好、卖不出去吗?

答案是,不怕。

为什么不怕,看看下边这一组数字就知道了:

2018年,《镇魂》朱一龙粉丝集资应援,一小时筹款金额58万元;2019年,平台用《陈情令》搞“30元解锁”,24小时吸引260万会员,进账8000万收益;

2021年,泰国一耽美剧《以你的心诠释我的爱》上线,中国粉丝集资近30万元,只为在重庆解放碑大屏上为CP投放广告。

圈里流行一个词叫“氪金”,意思是CP粉的支付能力。在所有的影视剧粉丝中,耽改的“氪金”能力算最强的。这个“氪金”能力不只体现在“应援”和能让平台新增会员收入上,还体现在它的“周边”吸金能力也很强。

《陈情令》蓝湛和魏婴戴的抹额和带子,200元一条卖出上万条,已被认为是奇事;

而《山河令》的“周边”上线不到两个月,周子舒的发绳卖出10万条、温客行折扇卖掉2万多把。

据说,仅官方授权的周边衍生品就卖出2890万,至于“野生”的就没法统计了。

不仅如此,在拍卖会上,温客行的一套红衣拍卖价高达22万元,拍下后,粉丝们将这个红衣服捐了出去。在中国演员的服装拍卖史上,只有周杰伦的演出服拍卖价格比龚俊要高。

但要知道,龚俊几乎是靠《山河令》才火的,一个刚火起来的明星演出服就能拍到这个价,足见CP粉的实力。

影视老板们敢于花大价钱买IP,是CP粉的氪金能力在给他们“壮胆”:

第一,光靠粉丝,就能把剧捧火;第二,光靠一部剧的周边,能收回它的成本。

投资方为啥愿意投耽改?捧红一个流量明星,年收入就可能过亿

此前,耽改剧虽走在剃刀边缘,但收益也大,可以说“奇货可居”。

CP粉的“氪金”能力只是试金石,而一部耽改剧最可观的收益,既不在“周边”,也不在“会员”,而是“捧红一个流量明星”里的“红”字。

前面,汪海林提到的那个“想批一个耽改剧”的老板,或许没说出来的下半句是:

只要能上耽改IP,两个男演员和剧都必然会红,播完哪怕被下架,也赚到钱了。

这就是老板们和资方们的思路。

众所周知,耽改剧捧“鲜肉”比“火箭”都快!肖战和王一博因《陈情令》大火;朱一龙、白宇因《镇魂》翻红;黄景瑜因上瘾火遍网络;龚俊因《山河令》小爆……

只要明星火了,不管多大的IP投入,投资很快会被收回。

龚供在拍《山河令》之初,片酬在600万左右。但拍完此剧,短短数月就涨到3000万,足足涨了5倍。代言方面更是4个月新增30多个,代言费从原来的80-120万涨到近千万。

所以说,资方其实不指望剧本身赚钱,而是看重把顶流捧出来后的效益。

资方本来就和明星有契约,一个顶流出来后,广告代言、演戏收入都能分成,几个广告、代言就把成本收回来了。

周国刚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曾这么提到投资方为何愿意投耽改:

“明星没有成本,就他一个人,只要他不被封杀,没有负面消息,就可以持续创造价值。这比经营公司划算得多,一个流量明星的年收入可能超过了很多上市公司。”

“年收入超过上市公司”,正是这个诱饵,让平台们开始聚焦“耽改”,让资方不遗余力捧“耽改”。

笔者还把“偶像养成类节目”和“耽改剧”的投入产出做了一个粗略的星级对比,发现耽改剧居然比偶像养成类节目,投入产出比还要高出一颗星。

耽改剧:传统产业链玩不起的“资本游戏”

耽改剧的产业链是这样的:制作方从耽美文学作者那里拿到IP后,一手吸引投资方,一手找流量明星。

流量明星赚的是片酬、投资方赚的是影视公司的收益分成。

而制作方或平台方拿的是:剧的收益、会员费收益、衍生品收益,以及流量明星新接的代言、广告、电视剧的分成收益。

如果这个耽美文学IP足够大,那么平台就可以不找出名的明星,而是自己捧新人。

这样一来,新人火了,成了“顶流”,他的片酬能比他出道时的片酬高出5倍、10倍甚至50倍不止,那作为这位“顶流”的签约方,收入自然是哗哗地账。

前一段时间严打“天价片酬”,让制作方和平台方想开了:把钱花在明星身上,不如把钱花在IP上,再以IP的形多吸引资本。只要资本方能承担开拍的成本,那么他大可以用这个钱,培养自己旗下的流量。

这又可以回答前面的问题:花4000万买一个小说IP不怕砸到手里吗?

不怕,因为你的小说IP值4000万,就能吸引到4个亿的投资方;如果你的小说IP值40万,你也只能吸引到400万的投资方。

这样一来,平台和影视公司们就不怕花钱买IP了。

说来说去,还是资本的游戏。

为啥要叫停“耽改”这个产业链?谁损失、谁受益?

只是谁都没想到,北京广电局叫停了耽改剧,这一锤子,把影视公司、娱乐平台和他们背后的资本的幻想全都砸碎了。

这个政策的高明之处,是它没有下架某个剧、严查了单个平台或“顶流”,而是从根本上,叫停了耽改剧产业链的运转。

为啥要叫停“耽改”这个产业链运转?

其一,“清朗”行业环境。

如上分析,耽改的本质就是娱乐资本快速造星、圈粉割韭菜,顺便还滋生了饭圈的乌烟瘴气。

在这样的行业环境下,“红”起来的,是那些公司努力营销的、粉丝吹嘘出来的“天价顶流”,而不是真正愿意为文艺事业奉献终身价值、有水平、有德行的演员和影视公司。

这个时代,其实还是有兢兢业业把心放在作品上的好公司、好演员的,可如果不遏制资本疯狂圈钱的脚步,他们作为“良币”,下一步必然被“劣币”驱逐。

另外,耽改剧对青少年的荼毒也颇深,政策的“叫停”果断拯救了还没入坑的青少年。

其二,引导行业正确价值观。

“自古耽改出顶流,得CP者得天下”,“耽改”套路已成为“影视圈成功学”,所以才会有大小公司都趋之若鹜。

平台一手托粉丝,一手托资本,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更有一群只顾商业利益的“假文艺工作者”,像蠹虫一样,腐蚀着整个行业。

他们今天找偶像养成作为杠杆,明天找“耽改”作工具,目标只有一个:

不断去割韭菜、薅羊毛,这边韭菜薅光了,再去薅那边的羊毛。

而这个政策,刚好把这个蠹虫找到了,把这个利益链条切断了。

利益链条切断后,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可以说三方都有损失:

  1. 资方停止或收回投资。“暴利”耽改剧不能播出,资方肯定一秒不停地掉头,寻找下一个利润出路。
  2. 制作方和平台方收益受损。不过“损招儿”都是平台想出来的,损失个把亿也算咎由自取。
  3. 流量明星被边缘化。如果没有偶像养成、耽改剧、浮夸综艺,流量明星将彻底被边缘化。

只有一方是受益的,那就是观众。

对于叫停“耽改剧”,观众表示既赞同又淡定:“明年看正剧!正剧才是王道!”

其实我们只是期待影视圈回到“原来的样子”:

少点流量明星、饭圈消失、平台也别搞什么超前点播、资本也别再“搞事情“,大家都靠作品说话!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