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r

什么样的女命要结三次婚(三婚命是要结三次婚吗)

《周易·恒》:“曰妇人贞洁,从一而终也。”

在古代,“从一而终”是对一个女子最基本的评价标准,所以,离婚、改嫁,在古代都被认为是不好的行为。

然而,在东汉末年,有一个女子,却结了三次婚,给不同的男子生育了孩子,可是,她却受人敬仰,被历代文人所称赞。

这个人就是东汉末年才女蔡文姬。

金人张瑀根据蔡文姬回汉的故事,创作了《文姬归汉图》。这幅画目前被保存在吉林省博物馆,图片被收录在《名画里跳出来的中国故事》中。这是一套专门解说中古各朝代的古画的书,书中不仅收录了古画的影印件,更从构图、细节、线条讲解了画面的构造,可以方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古画所表达的意思。

在《文姬归汉图》中,一行人马都迎着大风沙,随从都面露难色,然而,蔡文姬却仰着头,逆风而行,为什么呢?

一、千古才女:败也政治,成也政治

蔡文姬是文学家蔡邕之女,也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才女,她是东汉文学家、音乐家、书法家。

按照古代的礼俗,知书达理的蔡文姬遵从父母之命早早地就嫁给了卫仲道。然而,不幸的是,卫仲道英年早逝,蔡文姬成为了寡妇。于是,她回到了父母家中。

东汉末年,中原大乱。匈奴趁机入侵中原。才貌双全的蔡文姬被匈奴掳劫至大漠。

匈奴左贤王仰慕她的才貌,强行和蔡文姬成亲,蔡文姬成为了中原与匈奴矛盾斗争的牺牲品。

尽管蔡文姬在北方生活了有十二年之久,为左贤王生育了两个孩子,可是故土难离,故土难忘,蔡文姬仍然心心念念地想着中原。

曹操统一北方后,爱好诗文音律的曹操,因为顾念和蔡邕的旧交,他不惜花费重金,把蔡文姬从匈奴手中赎回来了。

于是,才有了《文姬归汉图》。

这幅图画中,最右侧,卷首位置,是一个扛着圆月旗的匈奴人,在前面带队,指向前方,也就是中原的位置。该骑手旁边跟着小马驹和猎犬,“暗示着一行人正在长途跋涉,因为小马驹是半路生的,猎犬是用于打猎维持饮食的”。

图画中,最左侧,也就是卷尾的位置,是四个动作不同的骑手,有匈奴人,有汉人,他们都是护送蔡文姬回汉的人。这些随从伸长飘动的配饰以及愁眉苦脸的表情,“都反衬出大漠风沙的猛烈,也表现出了人物想要快点儿李艾恶劣环境的心理。”

图画中间是蔡文姬,“带着貂冠,脚蹬皮靴,依旧是胡服打扮,”她目视前方,神情坚定,预示着回汉的决心,“回到日思夜想的祖国”。

通过这幅图的讲解,让我们更多地了解了蔡文姬的故事,画面的细节更明显地看出她的爱国情怀。

尽管蔡文姬的一生,悲苦来自战乱,来自政治,但是被解救也来自于政治。

二、勇救三夫,震撼朝廷

回到汉地后,曹操见蔡邕没有子嗣,将蔡琰嫁给董祀。董祀也就成了蔡文姬的第三任丈夫。

然而董祀不争气,没有给蔡文姬安定的生活,反而需要蔡文姬出面搭救。

董祀犯了死罪。冬天雪花漫天,蔡文姬急忙去跪求曹操,她披散着头发光着脚,但是说话条理清晰,情感真挚。所有人都为她的一片真情所感动,可是曹操却说:“可是降罪的文书已经发出去了,怎么办?”

蔡琰勇敢地说:“你马厩里的好马成千上万,勇猛的士卒不可胜数,还吝惜一匹快马来拯救一条垂死的生命吗?”

曹操终于被蔡文姬感动,赦免了董祀。

为了报答曹操的恩情,蔡文姬满足了曹操求文的需求。

蔡文姬出生于书香门第,曾经家里藏书肆仟余卷,但是因为战乱,很多古书都已经散失了。于是,蔡文姬亲手将自己能够背诵下来的四百余篇抄录下来,送给曹操。

朝廷上下,既感动于蔡文姬对丈夫的深情,又崇拜她的才情。

宋代诗人徐钧写了一首诗,祭奠蔡文姬:

此生已分老沙尘,谁把黄金赎得身。十八拍笳休愤切,须知薄命是佳人。

写尽了蔡文姬一生的悲苦,三次出嫁真情不负,颠沛流离生俩娃,满身才华空垂泪,薄命无福是佳人。

但是,蔡文姬之所以被人们所敬仰,大抵是三个原因:

第一,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

第二,满身才华的真实力;

第三,对爱人的忠贞与扶助。

古今中大,这三个品质都是一个女人最应该具有的,心有国,心有夫,心中有自己,不向困境低头,也不向厄运妥协。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