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是什么日子-_阳历5月16日是什么日子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伟大的民族英雄。一生中,他曾经三次莅临虎门。在虎门,他高擎起禁毒的大旗,使虎门销烟名震中外;他点燃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烈火,使虎门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林则徐在虎门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诗篇永远值得我们追忆。

大义凛然收缴销化鸦片

鸦片是一种杀人不见血的麻醉性毒品,很容易使人上瘾。长期吸食者则颜色日枯,肌肤日削,“眼垂泪,鼻出涕,一息奄奄,死相继”。然而,为了攫取暴利,所谓的“文明人”竟然把它大量倾销中国。林则徐早已洞悉鸦片之祸害,在任江苏巡抚时,就曾提出禁烟主张;湖广总督任内,他积极禁烟,颇有成效。他的“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之后,中国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的警告对道光帝震动很大。道光帝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委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赴广东查禁鸦片。

受命于危难之际的林则徐从京师日夜兼程,于1839年3月抵达广州,即以雷霆万钧之势,会同两广总督邓廷祯、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缉拿烟贩,整顿海防,勒令外商呈缴鸦片,并郑重宣告:“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在林则徐有理、有利、有节斗争打击下,英国驻华商务监督查理·义律被迫答应呈缴20283箱鸦片。林则徐原计划于3月31日至4月2日亲临虎门,会同关天培逐船验收。后考虑到鸦片太多,“决非一两日所能缴完”,才改变初衷,制订了《收缴趸船烟箱章程》,规定收缴鸦片的地点在龙穴岛。4月10日,林则徐偕同邓廷祯、豫坤从广州出发,11日上午到虎门,当天收缴烟土50箱。

为加强收缴工作的指挥和督促,翌日早饭后,林则徐赶赴沙角炮台,调度缴烟。14日,将行李移至“新会”一号船上,直到5月7日,鸦片收缴接近尾声之时,才移居岸上,在船上住了24天。由于地处穿鼻洋门户的龙穴岛风高浪急,不利缴烟,因此,在收缴鸦片的第5天,林则徐下令英美烟贩在沙角呈缴鸦片。在收缴鸦片过程中,曾遇到不少困难,如义律借故拖延;趸船船高体大,难以靠岸,将趸船上的鸦片起落到驳船,甚是费力,若遇风潮,则更甚。尽管如此,在林则徐的严厉督促之下,收缴工作仍顺利进展。到5月18日,短短38天内,共收缴鸦片19187箱又2119袋,与义律原禀之数“溢收一千袋有零”。

收缴的鸦片,都临时贮存在虎门寨水师提署和附近的民房庙宇。由于烟箱每个长约1米,高宽半之,大房一间只能容纳四五百箱。房屋不足贮存,只好分片,外加筑围墙,添盖高棚,贮放烟箱。为防范偷窃等弊,林则徐内派文职正佐12员,分棚看守;外派武职10员,带领弁兵100名,昼夜巡逻。

林则徐原拟将鸦片解往北京,验明烧毁,后因路程遥远,运费很重,又恐路上偷漏抽换,道光帝要求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俾沿海居民及在粤夷人共见共闻,感知震詟”。而销毁之法,向用鸦片拌以桐油用火焚化,然烧过之后,残膏余沥渗入泥中,积惯熬煎之人,掘地取土,仍可十得二三。在湖广总督任期内,林则徐曾采用过此法。在虎门,林则徐得知鸦片最忌盐卤、石灰,有煮化之法,但需锅灶累百盈千,照管不周,易滋偷漏。后集思广益,想出挖池浸化之法。其法如下:于镇口村码头旁挑挖两个长宽15丈余尺的方形大池,池底平铺石板,四周栏桩钉板,前设一涵洞,后通一水沟。销化之时,先由水沟车水入池,后撒盐成卤。鸦片开箱过秤后,均切成四瓣,抛入池中,泡浸半日,再投以烧透石灰,顷刻便如汤沸。复雇人夫多名,各执铁锨木把,立于跳板之上,往来翻搅,务使尽化。俟退潮时,启拨涵洞,所有烟卤残渣皆随波入海。

在此之前即6月1日,林则徐举行祭告海神活动,令水族事先暂徙。虽属迷信,但透过祭文“……本除害马,岂任殃鱼!比诸毒矢强弓,会须暂徙;庶使纤鳞凡介,勿损滋生……有汾浍以流其毒,况茫乎碧澥沧溟;虽蛮貂之邦可行,勿污我黄图赤县……”,我们不难看出林则徐禁毒的坚决意志和纯洁的道德心。从1839年6月3日至25日,除留存4种烟土8箱作为样土外,其余全悉销化,共销化鸦片2,376,254斤。其间,不仅中国人“观者知堵”,一些外国人也怀着将信将疑的心情到现场参观。美国传教士禆治文事后写道:“我们反复检查过销烟的每一个过程,他们在整个工作进行时细心和忠实的程度,远出乎我们的臆想。我们不能想象再有任何事情会比执行这个工作更为忠实的了。”

虎门销烟的伟大壮举,是清政府抵制外国鸦片侵略的“顶点”。它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大灭了侵略者的气焰,有力伸张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禁毒的决心和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在中国近代史和世界禁毒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以致毛泽东同志在回顾中国人民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全过程时,曾精辟地指出:“我们的民主革命……从林则徐算起,一直革了100多年。”虎门销烟,揭开了中国近代反侵略斗争的序幕,是中国民主革命之滥觞。

整肃海防,挫败英人挑衅

虎门扼珠江口之咽喉,番舶往来络绎,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早在明万历十七年,虎门已经设防,至林则徐奉命使粤之时,虎门的海防已初成规模。为了加强虎门的防务,林则徐一到广州,就打算乘船周览虎门,以便相机度势,熟筹严防。在沙角督收鸦片的日子里,林则徐曾与关天培移舟横档海面,察看木排铁链;在威远炮台,演习5000斤大炮三尊,其炮弹均能远击对岸山根;又巡视刚竣工的靖远炮台,指示弁兵勤检木排铁链,“若有寸铁脱扣,一末离排,立刻即须修复,总使联成整片,百密不任一疏”。同时,密购西洋大铜炮,分布于虎门炮台。在林则徐、关天培以及广大官兵的努力下,虎门的静态防御已有了很大改观,形成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沙角炮台和大角炮台构成;第二道防线是威远岛临江的南山威远月台和靖远、镇远、南山顶炮台以及江上横档岛的横档、永安炮台和对岸的巩固炮台,并在主航道上设两道木排铁链,次航道上置有江底暗桩;第三道防线为大虎、蕉门炮台。

林维喜事件发生后,义律既不交凶,又不具结,战争的阴云笼革整个南粤。林则徐于9月6日再次来到虎门,以便就近调度,并把自己的眷属和行辕办事人员于13日全部移居虎门。为加强虎门的动态防御力量,林则徐一方面将阳江、石碣两镇水师以及80余只兵船、火船调集虎门,并亲赴沙角查点调集来的兵勇各船册籍,另一方面召募沿海善泅之人,编练成水勇。至鸦片战争爆发前夕,虎门的防卫力量为“各炮台计有大炮三百余位,其在船在岸兵勇,随时分拨,共有三千余名”。为检验整顿水师的效果,加强协调配合,林则徐在虎门举行了两次列操练演习,一次是9月13日,一次是10月11日。以10月11日的秋操规模为盛,参加演习的清兵已达2000余人。这次演习,首先是战船攻守操练,次为水兵泅水阵式,“枪炮首尾响应,师船调戗轻灵。其泅水以及凫水对械各兵,出没波心,浮潜并用。爬桅各兵,均能升高演技,胆壮气雄。所有九台大炮及施放各项火器……夹攻靶船,辄被击中”。观看演习之后,林则徐认为“将弁谙于将令,士卒习于波涛”。至此,虎门“炮台回环并峙,排链堵截繤严,用壮声威,足消窥伺”。

1840年6月,英国政府挑起侵华战争,攻厦门、占定海、北犯天津,气焰十分张狂。留在广东封锁珠江口的侵华英军也蠢蠢欲动,广东战事大有一触即发之势。为此,林则徐于8月17日离开广州,第3次来到虎门。在狮子洋校阅兵勇操练技艺,“演放大小炮位,抛掷火球火罐,撒放火箭喷筒以及爬桅跳船各技”。并颁布《剿夷兵勇约法七章》,制订攻打敌船的原则和战术,如攻敌船时,要选占上风,避敌船两侧大炮,专攻头尾。“若攻头,则必先打其头鼻;攻尾,则必先打其后舱。”根据英舰聚结磨刀洋的情报,林则徐与关天培制订了水师合剿英军于磨刀洋的方案。在沙角进行战前动员,鼓励各船兵勇整队出洋,探踪迎击,以“求磨刀一捷,始可稍开抑塞之胸耳”。

在虎门期间,林则徐通过不同渠道如招聘翻译梁进德,接见前来观看销烟的禆治文、京等人,了解英方情况。同时,冷静地分析中英双方力量,承认英军船坚炮利,“师船木料不坚,未便穷追远蹑”,从而确立以守为战、积机防御的抗英战略,主张“坚垒固军,静以待之”“扼其要害,务使可守可攻”。一旦“炮械军火,适己备齐,而所团练之水勇、技艺亦渐熟于前,冀足以助舟师声势”,即择日整队,令其全出大洋,并力剿灭。

虎门军事力量的加强和对敌战略的制订,为挫败英国使略者的挑衅提供了有力的保障。1839年11月3日,英国两艘军舰在穿鼻洋面武力阻挠两艘遵式具结准备报关入口的英国商船,妄图破坏林则徐“奉法者来之,违法者去之”的对外贸易政策,并恣意攻击前来查询的广东水师,广东水师同仇敌忾,奋勇作战,打得英舰帆斜旗落,狼狈而逃。1840年6月,英军大兵压境,原意进攻虎门要塞,但见布置严密,戒备森严,不敢冒然进犯,转而北上侵犯厦门去了。8月13日,在龙穴岛附近的矾石洋面,广东水师主动出击,打得英军滚跌落海,英舰随潮南窜。

吟诗作词,抒发爱国情怀

林则徐喜好吟诗作词。无论在京师翰林院期间,还是奉命出京充任江西、云南乡试考官之时;无论在“上筹国计,下恤民生”的江苏、陕西、河南、湖北、云贵任职期内,还是在烽火连天的抗英战场;无论在官运亨通、仕途得意之岁月,还是在受诬遭贬谪戍新疆之逆境,他常借助于诗词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爱国忧民的思想情感。由于他特别喜爱白居易的诗词风格,曾用心模仿,故有“诗宗白傅”之美名。

在虎门,为消除烟祸,抗英御侮,林则徐宵衣旰食,力矢血诚。在运筹帷幄之闲暇,他常常以诗寄情,以诗咏志。当英美烟贩在虎门呈缴鸦片,禁烟运动略显成效之时,林则徐、邓廷桢既欣喜,又激动。邓廷桢作《高阳台》词牌填词赠林则徐,林公作词和答:

玉粟收余,金丝种后,蕃航别有蛮烟,双管横陈,何人对拥无眠,不知呼吸成滋味,爱挑灯夜永如年,最堪怜,是一丸泥,捐万缗钱。

春雷欻破零丁穴,笑蜃气尽,无复灰然,沙角台高,乱帆收向天边,浮搓漫许陪霓节,看澄波镜长圆,更应传,绝岛重洋,取次回舷。

1839年5月5日,收缴烟土已逾十分之八,林则徐对禁烟前途相当乐观。当邓廷桢在师船上出示《虎门两泊呈少穆尚书》,林则徐作诗和之:

五岭峰回东复东,烟深海国百蛮通,灵旗一洗招摇焰,画舰双恬舶棹风。弭节总凭心似水,联樯都负气如虹,牙璋不动琛航肃,始信神谟协化工。拜兖人来斗指东,如牛招共客槎通,销残海气空尘瘴,听彻潮声自雨风。下濑楼船迟贯月,中流木姊亘长虹,看公铭勒燕然后,磨盾还推觅句工。

5月16日,林则徐接到邓廷桢从广州派人送来的荔枝,其色尚青,乃口占一绝:“蛮洋烟雨暗伶仃,忽捧雕盘颗颗星,十八娘来齐一笑,承恩真及荔支青。”关天培母亲90寿辰,广东著名画家何翀作《瑞菊延龄图》为关天培在江苏的老母祝寿。10月2日,林则徐则应惨淡经营、揭力筹海的战友关天培之请,为《瑞菊延龄图》题诗:“一品斑衣捧寿卮,九旬慈母六旬儿。功高靖海长城倚,心切循陔老圃知。浥露英含堂北树,傲霜花艳岭南枝。起居八座君恩问,旌节江东指日移。”

10月3日中秋佳节,沙角凉风飕飕,一轮明月高悬天空。邓廷桢雅兴大发,邀林则徐、关天培同登沙角炮台绝顶晾楼,一边饮酒,一边赏月。邓廷桢填《月华清》一阙,以赠林则徐,林公当即和之:“穴底龙眼,沙头鸥静,镜奁开出之际。万里晴同,独喜素娥来此。认前身,金粟飘香,拼今夕,羽衣扶醉。无事更凭栏,想望谁家秋思。忆逐承明队里,正烛撒玉堂,月明珠市,鞅掌星驰,争比软尘风细,问酒楼撞破何时,怪灯影照他无睡宵雾。念高寒玉宇,在长安里。”

10月4日,林则徐追述中秋沙角饮酒赏月之游,赋《眺月》一诗,赠予邓廷桢。其主要诗句有:“……是时战舰多貔貅,相随大树撼蚍蜉。炮声裂山杂鼓角,墙影醮水扬旌斿。楼船将军肃铃律,云台主帅精运筹。大宣皇威震四裔,彼伏其罪吾乃柔。军中欢宴岂儿戏,此际正复参机谋……蛮烟一扫海如镜,清气长此留炎州……”

林则徐在虎门的诗词,既倾吐了禁烟到底的壮怀,又洋溢着禁烟胜利的喜悦;既讴歌了镇守祖国南大门,抵御英寇入使的爱国将士,又抒发了抗敌御侮的豪情;既赞美了祖国山河之秀丽,又流露出对往日京都生活的怀念。这些诗作有感而发,借物抒情,是心的倾述,它凝聚着林则徐强烈的爱国赤忱,充分显示了林则徐将个人祸福荣辱置之度外的高尚情操。他的诗词一扫封建士大夫文人花前月夜的缠绵之情,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密相连,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林则徐不仅在钦差大臣、两广总督任内,把虎门列为广东防务的扼要之枢,而且在革职查办、滞留羊城期间,也关心虎门战事。当驻守虎门的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派人到广州请求援兵遭琦善拒绝后,林则徐痛斥琦善倒行逆施,懈军心、颓士气、壮贼胆、蔑国威。当关天培、麦廷章在虎门炮台血战而死的消息传到广州时,林则徐悲愤地写下:“六载固金汤,问何人忽坏长城,孤注空教躬尽瘁;双忠同坎壈,闻异类亦钦伟节,归魂相送面如生”的挽联,怒遣琦善的卖国行径,盛赞关天培等将士为国捐躯的爱国精神。

林则徐从1839年3月10日抵达广州,到1841年5月3日离粤只有两年多。而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林则徐曾三次来到虎门,并在虎门驻防186天。在186个日日夜夜里,林则徐不仅加强了虎门的防务,挫败英寇挑衅,而且在虎门创造了世界禁毒奇迹,使虎门秀丽山河增添了不少英雄色彩。当然,东莞人民没有忘记这位肝胆许国、殚竭血诚的爱国主义者,在当年销化鸦片的旧址上,建立起林则徐纪念馆。全国人民也没有忘记这位矢忠励节、奋起御侮的民族英雄,把再现虎门销烟壮丽画卷的浮雕镶嵌在天安门广场前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

  作者:张建雄  来源:《岭南文史》杂志

版权说明:

本文来源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版权归原创作者或原平台所有。

(本文为直接转载的文章,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来源:《岭南文史》杂志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